您好,欢迎来到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 加为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保健养生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保健养生苑 >> 保健养生苑

【保健养生】冬天如何养藏
点击:1461次,时间:2020-12-09 14:51:31

本文摘自《中医养生秘要》

作者简介:刘少雄  中医主任医师,安徽省人民政府资深参事,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香港华夏中医学院永久名誉院长、澳门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会长、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术顾问、安徽省刘少雄博爱基金会会长。


    冬三月,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天养生的基本原则为“藏”,以便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的新陈代谢就相应降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来发挥作用,以保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冬季时节,肾脏功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黄帝内经》: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01

1、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冬三月,一定要藏住了,就是要关闭所有开泄的气机,要收藏。冬季,天地之象是什么样的呢?叫水冰地坼。就是说水都结冰了,水原是散的,就连水这么散的东西它都能够结冰了,都发挥它的收藏之性了。地坼,地都冻得开裂了,将整个好的东西全都藏在里面了。作为人类养生来说也是同样,这个季节要少洗澡,一周洗1~2次就可以了。因为洗澡会让人体皮肤开泄,不符合天地闭藏之性。

02

2、无扰乎阳在这个时候不要去打搅阳气。冬天一般是不打雷的,冬天如果打雷就是扰乎阳。冬天,天地阳气都在闭藏,那么作为天象来讲,冬天就不应该有雷声。冬天人如果不养藏的话,也会造成一定的疾病。



03

3、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应该怎么睡眠呢?应早卧晚起。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是早起。只有到了冬天,一定要早卧晚起。那么几点起合适呢?就是一定要等到太阳升起来,天地的阳气升起来的时候,人才可以起来。如果在天地之阳气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人先起来了,就叫扰乎阳。

04

4、使志若伏若匿志就是情志,也就是肾精,要使这个肾精若伏若匿。若就是好像的意思,好像起来了,又好像藏进去了。实际上就是让它不要动,可是又有点动的意思。因为它是冬三月,三个月是一个过程。让它一定要停留在起与不起之间,使志若伏若匿。

05

5、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情志要收藏于内,就像是内心有秘而不宣之事一样。好像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像怀孕一样高兴,肚子里藏了一个宝宝,不可以把它发泄出来,又不可能跑到满大街去宣扬,只有自己美滋滋地在那儿享受,美滋滋地养藏。冬天就讲究一个“藏”字,一定要养好藏。

06

6、去寒就温躲避寒冷,保持身体的温暖。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人体到了冬天,阳气全都藏起来了,藏到人体的丹田处。也就是我们的小腹部位。然后你就想,我得好好去养它。可是你四肢是冷的,所以我们冬天要穿厚一点的衣服,平时注意保暖。因为你体表的阳气全都归回来了。冬天,就可以吃一些味道比较厚重的,或者进点滋补类的食物。所谓的冬季食疗进补,就可以化掉寒气。但靠什么去化呢?冬天可喝一点饮剂,就是类似于醪糟酒等,因为酒可以化掉这些厚重的东西,滋腻的东西,它可以把滋腻厚重的东西给你宣泄开。




07

7、无泄皮肤不要过分地开泄自己的皮肤,中医讲皮肤是讲两个层面:人体有皮和毛,皮主收敛,毛主宣散,人体皮多于毛,因此,就人体而言应该是收敛大于开泄。中医对“满面红光”这个概念一直另有看法,特别是出现那种桃花似的脸的时候,其实也许是一个危险之相。为什么呢?如果老人的皮肤是粉粉的,这就叫虚阳外越,阳气全飘到脸上来了。小孩身上有一种细细的绒毛,那层绒毛就能把光很润泽地收在皮肤里面,涵在皮肤里边。而人老了以后,脸上的那层绒毛全没了,所以可能会特别光亮。小孩子就很少有特别光亮的,因为小孩的光亮基本是涵在绒毛里边的。肺主皮毛,实际上就是透视肺气的两个特性:一个是主肃降,一个是主宣发,肃降为主,宣发为辅,就是说肺气往外宣发是次要的功能,而往里收敛才是其主要的功能。那“无泄皮肤”,就是因为皮主收敛,人的体表都为阳,尤其是后背为太阳层面。收敛,也就是说不要让阳气过分开泄。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有一个生活习性非常不一样。中国人非常重视洗脚,而西方人特别喜欢洗澡。西方人喜欢洗澡,这跟饮食习惯有关,因为西方人天天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西方人和东方人,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西方人的体味比较重,也跟饮食有关系。而中国人是以纤维类的食物为主,因此中国人的体味比较清香、清淡。西方人喜欢天天洗澡,而中国人其实并不鼓励天天洗澡。尤其到了冬天,基本上1周洗12次就可以了。因为,冬天整个气机都是收藏的,所以应该收藏。


从古代起,人们就非常重视洗脚。因为脚上有六十多个穴位,而且三阴经和三阳经都走脚,连接着全身重要的几大脏腑。小脚趾的外侧是膀胱经;脚正面是胃经,如果脚面疼痛的话,属于胃经的问题;足大趾的外侧属于脾经,要是足大趾外侧痛,或者大腿的里侧痛,属于脾的问题;二趾和三趾,都跟肝经有关;足底走的是肾经,有一个涌泉穴,就是肾经的穴位。因此,中国人非常喜欢洗脚。中医认为,如果一年四季天天洗脚,对人体很有好处。春天洗脚,可以增加生机;夏天洗脚,就可以去掉溽热,可以解暑;如果夏天用很温热的水洗脚,皮肤的开泄能力会更好。秋天洗脚,可以润燥;冬天洗脚,可以温曛丹田,使小腹特别温暖。所以,中国人经常洗脚就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养生措施。
那么脚该怎么洗呢?首先应该是泡20分钟左右。脚底的穴位很多,分井、荥、输、经、合,洗脚时最好将水泡到脚踝以上的部位,因为脚踝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节。实际上,人类和动物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人不仅是可以站立的动物,而且是两脚站立能思考的动物。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就是站立、思考。可是,当人类从原先的那种状态到直立状态,在生理方面,又涉及肺及心脏的问题,特别是要用那么细的脚踝来支撑整个人体的重量,而两脚踝又是所有经脉走到脚的一个很关键的枢纽。所以泡脚的时候,一定要把脚踝部也泡进去,这是很重要的。冬季如果过分开泄皮肤的话,里边的气就可以迅速地跑掉,所以叫作“逆之则伤肾”。如果你忤逆了它,没有藏住,最终伤害的是肾,伤害的是肾的收藏功能。这就是冬季的养生之道,冬季的养生注重的就是一个“”字。

08

8、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这里的肾不仅仅指的是两个肾脏,肾指的是肾经,它所经过的线路是很长的气机,是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收敛,肾就主收敛。如“逆之则伤肾”,就是说你冬天肾水没有藏住的话,到春天的时候就会发生痿厥。痿厥是两种病,“痿”是什么呢?就是痿症,就是我们的筋、腿没有劲,或者是抽筋,或者半身不遂,等等。痿症实际上是属于肝的病,而肾属水,肝属木,肝又主筋,这就是“水部函木”的表现。那另一个就叫厥,“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四肢厥冷,就是到了春天,你的手指和脚趾还是冰凉的。春天万物都生发了,连树枝都长出来了,树枝的那个梢头都能长出小的叶片了,这说明它已经通到最外层了。如果到春天的时候,手脚还是冰冷的,也是冬天肾精藏得不够,养得不足,供给生发的力量就小,就生发不到你的末梢,这个时候你的四肢就厥冷,就恰恰说明春天的病全是从冬天来的。冬天的肾精养藏的不好,连自身都顾不住,还拿什么去给春天奉献呢?


《黄帝内经》注重天人合一,把人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紧紧地结合起来,当我们把这种相关性弄明白了以后,就一定会按照时令来养生。当把春季的生发、夏季的生长、秋季的收敛、冬季的收藏全养好了,身体自然就健康了,这就叫养生之道。这种养生之道,不是治病之道,而是《黄帝内经》里医道的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治未病”。它所讲的春夏秋冬,实际上又是一个虚拟的图,它讲的是一个关联性,就是把你的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全养好了,人体就健康了,绝不可以只要生发而不要收藏。所以《黄帝内经》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既要有生发、生长,又要有收敛、收藏。身体是一个精品,我们必须要很好地去呵护它,不要随意地破坏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