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 王玥积极性格让大脑更健康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显示,性格不仅可能影响命运,还会影响大脑健康。研究团队花费13年、分析1300多项研究、纳入超200万受访者数据,对性格和认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活跃、快乐、勤奋、富有同情心、开放这5种性格与大脑认知能力呈正比。认知功能受性格影响
活跃是一种积极的性格,这类人往往精力更充沛,能更广泛地阅读和探索;思维更灵活,易迸发出思想火花;事件处理能力更强。
抑郁属于不良情绪,会引发身体产生一系列负面反应,如失眠,进而导致思维变慢,影响神经功能。焦虑则会使人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没办法深入思考,使认知功能下降。
人在心情舒畅时,思维才能顺畅、活跃,将事情做得更好。
认知功能是用进废退
勤奋会使神经元不断锻炼,让神经元细胞功能得以保持和提升。生活中,勤奋的人面对难题时,可能会反复揣摩和实践,以更彻底地解决问题,提升认知功能。富有同情心的人往往很善于沟通,能掌握更多语言技巧、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储备,了解更多信息细节。
此外,包容和开放的人更能接受不同的观点。
当人们拥有良好的认知状态时,才能更透彻地理解他人,做出更精准的表达。
器质性因素
包括衰老和疾病等。非器质性因素
这一类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功能的改变。还有的人认知系统一直没被很好地利用、训练,所以分析思考能力较弱。
临床上,如果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去查脑部核磁,其中大部分人的脑组织或多或少都会有萎缩。但为什么有的老人的认知功能检测还很好呢?
这是因为有的高学历老人本身的神经细胞活跃性高、认知功能强,即便大脑萎缩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也能很好地运转,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防控认知障碍有4大要点
拥有上述几种性格并不绝对意味着认知水平更高,还有更多影响认知的因素,比如学历水平、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No.1
了解认知重要性临床上有太多人不了解什么是认知水平,更不用说知晓其重要性,也就不会有意识地改善认知功能,许多老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是正常情况,因此不去看病,导致疾病加重。No.2
勤动脑、稳心态年轻时是认知水平的发展阶段,如果此时勤奋用脑,多阅读多思考,可以为神经元打下坚实“基础”,到老年时不至于退化得特别严重。No.3
多锻炼、控慢病临床上,有专门改善认知和行为障碍的疗法,比如神经保护治疗等对症治疗,以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康复治疗。
在生活中,老人也要保持学习或工作的状态,发展兴趣爱好,哪怕是打牌,这样可满足日常沟通交流、肢体活动、思维锻炼等需求。
坚持体育锻炼是维持认知功能的一项重要因素,可按喜好选择广场舞、太极拳等身体活动。
做好健康管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会影响老人认知功能。
规律作息、饮食清淡、避免不良嗜好。
No.4
及时采取药物治疗认知障碍可以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脑循环改善剂、脑代谢促进剂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