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要求,12月17日上午,安徽省创意经济研究会、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就“推动我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联合赴安徽中医药大学调研中医药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为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学校党委书记谢瑞瑾陪同调研。
参加调研的人员有: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先发,安徽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省政府参事室原党组书记、主任邱江辉,安徽省政府资深参事、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创会会长、省政协原常委、副秘书长毛光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余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姜精如,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李劲松,安徽省创意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莫文华,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食品报社富硒食品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团总经理曹玉兵等。
在谢瑞瑾书记等校领导陪同下,调研组一行至学校新安医学文化馆、中药资源中心等地,详细了解学校在中医药文化传承、挖掘与弘扬新安医学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挖掘与弘扬新安医学文化、科技创新等情况。
座谈会上,学校党政办主任胡波汇报了学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建议,医药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阚红星展示了学校首个中成药大模型的应用。调研组成员一致对安徽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学校不断推动传统中医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表示赞赏。双方围绕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现代科技赋能、中医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交流探讨。
我会毛光祥创会会长在座谈会上发言。安徽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南新安北华佗”是安徽中医药的优势和品牌,大别山“西山药库”等产业集聚发展,安徽有发展中医药的独特优势。现在,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一定会赋能中医药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希望能在药食同源食品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制定等多方面为学校与会员单位间搭建桥梁。
朱先发主任充分肯定了学校为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为地方培养更多高层次领军式中医药人才所作的贡献,尤其是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利用新安医学学术精华,为当下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提供了属于新安医学的鲜活案例和信息化诊疗服务云平台。他指出,学校应当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医药赋能,在教学、科研、应用方面走在全国中医药高校前列,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破解发展难题,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助力安徽“三地一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谢瑞瑾书记对朱先发主任的鼓励和鞭策表示感谢。他指出,中医药发展应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要在遵循中医药理论特点、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势精华,充分利用数智技术,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破局中医药发展的卡点、堵点、难点,大力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药学院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