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高二学生终日生活在恐怖视频中只得休学两个月 心理医生诊治10次后终于返校
昨日,深圳天空布满阴霾,但对17岁的深圳某中学高二学生小羊(化名)及其父母来说,却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在家整整休学两个月的小羊终于又背起书包重返校园、继续学业了。而让小羊休学两月的原因既不是其身体缘故,也不是家庭缘故,竟是一段恐怖视频“惹的祸”。
“自从看了那个视频后,他整个人状态完全变了,不敢独自出门,不敢一个人睡,整天活在恐怖当中。我们请了心理医生整整医治了两个月才痊愈,恢复正常。”小羊妈妈张女士说。
“看完视频他惨叫着从房间出来,当时将我们吓傻了”
儿子重返校园,张女士如释重负,将整个事件对记者复原了一遍。
“今年9月24日,晚上我正和他爸爸在客厅看电视。突然,一声惨叫从儿子房间传出,紧接着儿子小羊冲了出来。当时那个情形把我们都吓傻了:儿子两眼发直,恐慌的双眼直愣愣地盯着我们,且浑身颤抖,身上的汗毛都立了起来。‘妈妈抱我,有鬼我怕!’小羊边说边往我怀里靠,并紧紧抱住了我。一个身高 1.76米的大男孩要妈妈抱并说自己害怕,我当即意识到儿子肯定受到了很大的惊吓。”
张女士说,待小羊恢复平静后,才知道原来他是因为看了一段恐怖视频而受到惊吓所致。“从那以后,他整天不敢出房门,即便在家也要人陪,更不用说独自上学了,晚上睡觉也要与我们一块睡。无论我们怎样讲、怎样劝都没用,他就说身旁有鬼、害怕。”
“小羊吓得不轻,身心受到严重影响”
“可以说,恐怖视频让小羊受到了极度惊吓。”为小羊诊治的资深心理咨询专家姚刚向记者回忆了首次见到小羊的情景。
“9月26日下午,当我让他给我描绘恐怖片的内容时,他突然之间瞪大双眼,两眼发直,嘴巴张大,且全身开始抽搐。看到此情景,我知道小羊吓得不轻。”姚刚说,为了缓解其恐惧感,他用双手握紧了小羊的双手,并让小羊不要松开。
“大约用了半个小时讲完了原本只有几分钟的画面,小羊的手越来越凉,而我的手也被其握得越来越紧。”姚刚说,其实小羊看的恐怖片也就是目前网上普遍存在的鬼怪、长舌、绿眼睛之类的“鬼片”,吓人的“鬼”加上特效音乐,再加上晚上小羊独自一人在房间观看,诸多元素加在一起,加上自己的认知有限,故瞬间受到了刺激及极度的惊吓。
“小羊平复下来后,我与其聊了一些题外话后,从‘世上根本就没有鬼’讲起,摆正心态从本质上看待社会中的万事万物,并告诉他所谓恐怖片都是电脑模拟的成果,都是虚幻的,千万别把自己‘装进去’而自欺欺人。让他从认知和体验上区分现实与想象。”
前后共诊治10次,小羊终于可以上学了
9月30日,小羊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做第二次诊治。这次姚刚从小羊的成长背景入手,全面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及成长背景。“经过了解及接触,我发现小羊从小就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在学校里人际关系也比较好,成长顺利,无特别重大事件,父母关系融洽,只是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与他看起来强壮的身段有些不符。于是从认识社会方面与他聊聊。”经过5次治疗后,姚刚发现小羊的情绪有明显好转,独自一个人来诊治。
“11月24日,小羊做了十次诊治后已完全恢复正常,他还告诉我觉得自己当初太幼稚可笑了,并表示自己会把精力放到学习及增加知识面上去。”
对话小羊
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不健康以及故弄玄虚的东西尽量少看或不看。
考虑到小羊身心刚恢复正常且还未成年,记者昨日通过电话与其进行了简单的对话。
记者:小羊,祝贺你重返校园,现在应该没有恐怖片的阴影了吧?
小羊:谢谢。没有了。
记者:通过这件事觉得自己有什么总结的吗?
小羊: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不健康以及故弄玄虚的东西尽量少看或不看,即使看了也要有种良好的心态和认知。
记者:觉得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的?
小羊:多接触社会,我爸爸已为我找了一家打假期工的单位,多接触现实,多接触一些人和事,可以完善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也可以亲身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易,了解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多些现实,少些幻想。
张女士也表示自己与丈夫通过这件事也发现了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如只关注孩子学习和生活,忽略了与孩子思想上的沟通。“小羊从小就很乖,学习成绩也不错,基本上不用我们操什么心,所以除了给他良好的生活条件及学习环境外,其他的我们就很少关注了,这次事件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接下来我们会在孩子的思想成长及对社会的认识上多关注、多教育。”
心理专家
未成年人易被虚幻情节吸引产生偏差
深圳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专家叶先生认为,目前喜欢看恐怖电影、恐怖小说的观众,大多数是青少年,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以下。这些还未成年、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很可能去模仿电影中一些虚幻的情节,以至会对现实社会产生错误的认识。
“中小学生因为猎奇心强,学习压力大等原因,对恐怖文化很容易产生兴趣。但这类作品有意将恐怖世界引入现实生活,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此外,恐怖小说的背景多是坟墓、幽灵和怪物,孩子一旦喜欢上,不仅难以‘解压’,还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为此,加强对沉迷恐怖电影、恐怖小说青少年人群的心理关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叶先生说。(文/记者阳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