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在行动:一药一戏,大显身手——武汉方舱医院的亳州力量
点击:1111次,时间:2020-03-16 11:28:24
安徽省亳州市是中华药都,有2000多年的药材种植历史,神医华佗更是为亳州打下了深厚的中医基础。拥有千家药企、十万药商、百万药农,中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世界中药之都”。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亳州中医药的身影随处可见,积沙成塔汇聚成磅礴的中医药力量。安徽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的亳州医护团队经过奋战,实现了 医疗“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的目标。
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没有一例“转重”病人;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在十天左右,少于全国平均住院时间。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医药在积极发挥优势作用。中医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有关指标,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而且可以快速改善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专家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治疗中的作用:“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在改善症状、防止转重、加速痊愈、促进康复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2月27日,亳州市中医院的冯永飞护士和蒋翠萍护士,第一次为方舱医院的患者们送上了特制的纯中药香囊。
这些中药香囊是不远千里他们从亳州市中医院带过去的,数量有100多个,包含了藿香、佩兰、艾叶、苍术、白芷、羌活等十几种中药材,不仅具有安神醒脑、抗病毒的作用,还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香包寓意‘祛病除恶,祈福增寿’,希望所有患者都能早日康复。”
亳州被称为养生之都,药膳饮食享誉中外。在这次抗疫中,药膳的表现同样“抢眼”。中医专家针对不同时期的患者制订了不同的药膳食谱,在治疗期患者的膳食中加入了金银花、薏米仁、山药、杏仁等有益于健脾祛湿、清肺解毒的药食同源食材;在恢复期患者的膳食中加入黄芪、百合、莲子等具有补气润肺功效的药食同源食材。
在武汉方舱医院,亳州代表队的医务人员把药膳的组方交给予患者,让他们回家后能吃到为他们特制的药膳。患者出院后,在家隔离期间,按照药膳的组方调配。有患者说“药膳味美,胃口大增,而且老失眠的毛病也好了。“
亳州医疗队除了重视入口的中药、药膳,还特别重视通过适度锻炼提高病人的抵抗力。由华佗五禽戏演变而来的“护肺操”在帮助患者恢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华佗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是亳州历史上著名的神医华佗创制的保健气功,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由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组成。中医专家选取了华佗五禽戏“鸟戏”中飞鹤展翅、白鹤飞翔和五禽戏收式三个动作,配合呼吸吐纳,创建了“护肺操”。让方舱里的患者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0-15分钟。可以起到疏通肺经气血,增强肺活量,疏通经络,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身体自然垂直,迈开左脚,后仰,吸气,呼气……”武汉市汉阳体校方舱医院传来洪亮的声音,这是安徽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亳州市中医院肺病科主治医师张轶群正在带领患者学习亳州五禽戏“护肺操”。张医生有条不紊、一伸手、一投足都照顾到病人们,大家跟着音乐,模仿着张医生的动作,一丝不苟锻炼身体。口罩虽然遮住了大家的表情,但遮盖不了对中医的热爱。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里97床杨姓患者说“通过练习五禽戏,自己感觉全身放松,情绪轻松乐观,神清愉悦,还锻炼了关节,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长久以来,中医对防治流行性疫病颇有心得,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大量有效的方剂。这次新冠病毒爆发以来,全社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3月4日,中央指导组召开会议,要求及时总结经验,筛选有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和药物,中医在保障人民财产生命安全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新冠肺炎战场上,中医凭借强大的治疗效果,成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亳州中医将继续发扬优势,克服困难,力求创新,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发展贡献力量。(文:安徽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亳州市中医院肺病科主治医师 张轶群)